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深入推进全市“十三五”脱贫攻坚工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我市制定出台了《武威市“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近日,由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全市各县区、各部门、各人民团体和中央、省属在武各单位贯彻落实。 
    《规划》提出,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及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的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安排部署,统筹脱贫攻坚与全面奔小康两大目标,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任务,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主攻方向,准确把握脱贫进度和脱贫质量、按标准脱贫和长期稳定脱贫、精准扶贫到村到户和区域脱贫攻坚、贫困村户和非贫困村户的关系,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协同作用,充分调动贫困片区干部群众内生动力,靶向瞄准,分类施策,聚焦发力,统筹推进“七个一批”清单式管理,大力推进一批脱贫攻坚工程,着力补齐贫困区域发展短板,提升贫困农牧民发展能力,确保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如期全面稳定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与全国全省一道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规划》要求,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面落实主体责任、统筹推进改革创新、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活力的基本原则,严格落实“七个一批”脱贫,全面实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七个一批”清单式管理,相关行业部门按照行业政策和标准,根据致贫原因和脱贫需求,找准产业发展、转移就业、易地搬迁、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兜底保障等“七个一批”以及危房改造等对应的贫困人口、区域分布和具体类型,形成通过本行业措施实施精准扶贫的人口清单,逐户逐人掌握致贫原因,找准行业扶贫项目政策与贫困户脱贫需求的结合点,精准制定帮扶计划,精准落实帮扶措施。发挥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定点帮扶的引领示范作用,通过东西扶贫协作、定点帮扶、单位帮扶、企业帮扶、社会力量参与等帮扶措施,凝聚社会各界各方面力量,进一步提升贫困人口帮扶精准度和帮扶效果,形成脱贫攻坚强大合力。大力推进贫困片区水、电、路、房等民生工程建设和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群众饮水难、用电难、出行难、住房差等问题。加快贫困片区宽带、网络等信息基础工程建设,引导快递等现代物流体系进乡、进村、入户,打通贫困群众与外部世界的沟通渠道。提高基层扶贫能力,强化县域经济支撑,增强群众脱贫内生动能,引导贫困群众移风易俗,提升脱贫的内生动力。把深度贫困片区和2个深度贫困乡镇、115个深度贫困村作为脱贫攻坚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坚中之坚,以解决突出制约问题为重点,加大项目资金支持,配强帮扶力量,聚焦精准发力,采取超常规措施进行集中攻坚,确保贫困片区和贫困群众同全市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完善扶贫资源动员机制、资金项目管理机制、贫困人口精准识别机制、贫困人口精准退出机制、部门联动机制、督查巡查机制、考核奖励机制、惩戒约束机制,加大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土地政策扶持力度,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责任体系,转变工作作风,加强监测评估。确保到2020年,稳定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古浪、天祝两个片区贫困县扶贫对象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贫困片区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主要指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整体解决区域性贫困问题。